记得还未结婚前,空闲得很,时常煮一大锅的鸡粥给亲戚朋友还有同事享用,他们吃了之后,都会问我几时有空再煮鸡粥,还说很想念我的客家鸡丝粥。不是我自夸哦!是真有其事哦!
这是我自己烹调的鸡粥,应该也为它取个名字吧!通常我都不用鲍鱼,因为太贵了,用它来煮鸡粥,难免会有些浪费,因为沾了鲜鸡味道的粥,很难吃到鲍鱼的味道。
这次blog的鸡粥,是有加入姐姐从新加坡买回来的南非鲍鱼,所以我称它为“鲍鱼鸡丝粥”。如果没放鲍鱼的话,我就帮它取名叫“客家鸡丝粥”吧!^0^,因为鸡丝是用盐来腌制的,就好像是客家人最爱吃的腌咸鸡,而我也是客家人,客家人煮鸡粥,所以就称为“客家鸡丝粥”啰!(^@^)
1. 三只鸡腿~三只大鸡腿已经可以供很多人的份。因为鸡腿部份比较滑,把它撕开成鸡丝会比较滑口。
2. 鸡壳~用三只鸡腿熬一大锅的鸡汤是不够的,可以加入一或两个去肉了的鸡壳(骨头)一起熬汤会使汤变得更香甜够味。
3. 青葱
4. 葱头
5. 白米
6. 鲍鱼(可免)
7. 姜(一小块)
虽然材料很简单,但准备起来却很花时间,例如白米、鸡汤及腌鸡肉的功夫在前一晚就要准备了。以下就是烹煮鸡丝粥的步骤:
把鸡壳及去了皮的鸡腿洗净,水滚开后,把它放进去熬汤。鸡腿不能熬太久,不然肉质就会变老,吃起来很粗糙。鸡腿熟透后,先把它拿起滩冷;鸡壳可继续用来熬汤。之后再加点盐进鸡汤来调味。调味过后,就用大火把鸡汤在滚一会就不要再搅动鸡汤了,不然的话,鸡汤会变质,不能耐到第二天早上。
熟了的鸡腿,需要加比较多量的盐巴来腌制成咸鸡肉。如果用较粗的盐来腌制就最好了。把鸡肉扑了盐巴后,藏进冰箱里。为什么需要前一晚熬鸡汤呢?就是因为要让盐巴的味道慢慢融入鸡肉里。腌了一个晚上的鸡肉,就变成美味的咸鸡肉了。
**咸鸡肉是我们客家人其中一道美食。如果不是用来撕成鸡丝做鸡粥配菜的话,可以把它剁开一块块,然后煮饭时,放在电饭煲里蒸热。蒸热后的咸鸡肉,就会溢出浓浓的咸鸡汁。用咸鸡汁拌热饭,再配上咸鸡肉,是我小时候每逢大日子最常吃的一道菜。小时候家境非常贫苦,只有在很大的佳节才能吃到鸡肉。母亲时常弄白切鸡,然后把吃剩的白切鸡用盐腌制成咸鸡肉,腌了盐的鸡肉可吃上好几天呢!如果想要補一補的话,在蒸热咸鸡肉前,放些当归片及拘子在咸鸡肉上,又是另一道不同口味的药材鸡了。**
写着写着,又离题了,就要把如何煮鸡丝粥写成咸鸡肉了,哈哈!接下来就是第二天要做的步骤了!
第二天,把咸鸡腿从冰箱里拿出,然后把它撕成幼幼的丝状。然后将青葱洗干净,把它切成小粒状,待用。
先把锅里的鸡汤弄热,然后把一部份的鸡汤倒进煮粥的锅里,最后把白米倒进锅里煮,再加上一小块拍扁了的姜一起伴煮。
洗过水及沾了一个晚上食油的白米,第二天变得发亮及脆脆的,倒进鸡汤里煮就很快熟透。记得,一定要时时搅动锅里煮着的鸡粥,不然锅底的粥就会焦黄。当白米发开时,如果鸡汤不够的话,就把另一个锅里的鸡汤添加进鸡粥里继续煮,所以我们必须准备足够的鸡汤以免鸡粥变得太稠,买一、两个鸡壳就可以熬更多的汤。
如果是罐头鲍鱼,把鲍鱼切成薄片,在鸡粥被煮好时,把鲍鱼放进鸡粥里滚大约5分钟就可以了。罐头鲍鱼不能煮太熟,太熟的话,肉质会很粗、很老。
把葱头切碎,然后爆香。爆香后的葱头,我会将葱头及葱油分开放,如果没分开的话,葱油会令原本脆脆的葱头变得软绵绵了。
我最不喜欢准备这一道配料,因为懒惰拨葱皮,有时候干脆买已被拨皮的葱头。我也不喜欢切葱头,因为会令我流眼泪。
知道如何把江鱼仔煎得卜卜脆吗?这是以前求学时在百货商店做兼职,时常到附近闻名的面粉糕档吃面粉糕而偷师回来的。
那档的面粉糕超好吃,尤其是撒在面上卜卜脆口的江鱼仔。很想知道到底老板是如何把江鱼仔煎得那么香脆,于是就时常坐在最靠近厨房的餐桌偷师啰!^0^
首先把江鱼仔洗净,淌干水分后,要煎之前先把江鱼仔撒上一层面粉,之后用中火把它爆香成金黄色。煎好后,一定要将油份隔开,最好将江鱼仔放在隔油纸上面,彻底将它把油隔开,这样就不会很肥腻,而且也很香脆!就这么简单。
以前住在新村时,每逢农历新年,村里卖面的英姐就会卖类似我煮的鸡丝粥。很喜欢吃她的鸡粥,可是只有在农历新年才能吃到。她喜欢放许多炸米粉进粥里增添口感,所以我也照模照样。^@^
首先把一整片的米粉给弄碎,然后弄热食油,油热后,把碎米粉撒进油里炸。米粉遇到热油很快会涨发,但也很快会被炸焦,所以要好好控制火量。把米粉炸成金黄色后,用隔油纸将它把油隔开。
如果问我需要放多少的盐或调味之类的问题,我都不能给予正确的份量,因为我是属于“阿妈式”的煮法,煮惯了就会依食物的份量来给予调味,所以要问我需放多少,我真的不大清楚wor!而这次煮的鸡丝粥,大约是预十个人的份吧!